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理健康

作为父母 要学会尊重接纳孩子

消息来源:中方园双语学校        

很多家长或许都“不及格”

在这里所说的做孩子的父母,不是有着血缘关系意义上的父母,而是包含了一些其他内容,但很多家长都做得不够,专家总结了以下六种情况,估计很多家长都会“中招”:

第一种情况:在责怪孩子不给家长面子,不尊重父母,不理解父母,给家长惹麻烦时,父母是否也想过,孩子也需要面子,需要理解及尊重,需要自己的家长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自己老师、同学的面前,而这一份面子、尊重及理解就来自于作为父母的我们。

第二种情况: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形象,没有意识到自己言行对孩子的负面影响。父母没有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,在孩子坚持正确的事情时,不接受孩子的批评不说,还让孩子一定要按照他们说的做。比如,过马路,不走人行道;随地吐痰;车窗抛物等。

第三种情况:家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,把自己的坏情绪强加给孩子,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出气筒。

第四种情况:当孩子成长过程出乎我们的意料,不在我们的认知或接受范围里时,不能从孩子成长、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,而是简单、粗暴的对待孩子。

第五种情况:忘了父母的身份,妥协于孩子的自我欲望,放弃教导自己孩子的责任,或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老师或学校。不让他玩手机,他也不学习,你管他,他还给你寻死觅活的,只要他不出事情,随他等等!

第六种情况:凡事都要用是非对错来认定,而且一定是自己正确,孩子不正确。比如,孩子考不好,很难过,很伤心,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反应,也是一种情绪存在的表现,家长理解包容就好,可一些家长会对孩子说“考这么点分数,都不知道平时是怎么学的,问的时候都好得很,考的时候怎么考不出来了,你有本事哭,你有本事考好一点啊!”等等。

除了这些情况外,还有很多种情况在孩子与家长之间发生。在孩子犯错后,比如被老师请家长,然后家长被老师当孩子批评后,有些家长是不是就在大街上或公众场合,教训或打骂孩子?

或者孩子欺负别的孩子,对方家长告上门来,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的时候,会不会怒发冲冠,对自己的孩子也拳脚相加?

再如孩子沉迷游戏机,不好好学习,并且威胁自己会做出极端事件的时候,家长是否会想到把孩子送到住宿学校去,让老师去管教他,放弃当家长的责任?

当孩子偷偷拿家长的钱;当孩子恋爱了的时候,当孩子出现了种种偏差行为的时候······

面对这些情况,家长是不是手足无措,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与处理。很多家长说:“我很想管他,又担心他会做傻事,所以只好顺着他来。”以此逃避作为父母的责任,放纵孩子为所欲为,最后,孩子没有教育好,自己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,关键是,家长也没有得到孩子足够的尊重与理解。家长咋做才算得上合格?

做孩子的重要他人

“重要他人”是社会心理学里面的一个名词,意思是对自己而言,我自己是最重要的,但是,这个人比我自己还重要!为了这个重要的人,我可以放弃或牺牲自己的一些东西;为达到这个重要他人的愿望,我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代价都可以等等。

相对于孩子来说,如果父母成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,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会为了自己的父母去做自己不想做,不愿意做的事情;会为了父母,努力地成为父母希望他成为的人;也会为了父母,去管理、调整自己的欲望和嫌恶;在遭受挫折、打击或磨难时,会为不让父母担心而选择坚强。在外面世界建构角色失败时,也会在第一时间想起自己的父母。会回到家疗伤,重塑信心。

那怎样才可以让我们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呢?一位妈妈说,她高二的女儿谈恋爱了,女儿回到家说,老师不喜欢她,她不想上学了。妈妈说,可以啊!只是你不上学,我就没有义务和责任一定要养活你!你准备怎么养活你自己?孩子说,她可以做这样,做那样,说了好几种自己喜欢的工作。妈妈告诉孩子,那你全部记下来,我们从第一个开始,直到找到你满意的工作为止,妈妈帮着你找。于是,妈妈按照女儿开出的工作尝试单,从第一个工作开始,一个一个的带着孩子联系,去不同的单位、不同的岗位工作。上一个工作放弃了,再去下一个工作岗位,孩子在把自己写的清单尝试结束后,告诉妈妈,没有想过自己会过这样的生活,她还是要好好学习,最后考取了上海的一所大学,后来还考上了研究生。

那个孩子后来说,她非常感谢妈妈,陪她走过了对她来说最为关键的一段日子。没有埋怨、没有指责、没有退缩,没有放弃,而是接纳她的一切,给她一个自由的空间和时间,给她成长所需要的帮助,那一个月的陪伴,是她一生中收获最多,成长最快的一个月。所以,她现在什么事情都会给妈妈打电话,什么事情都会和妈妈说。

当我们真正愿意去帮助孩子,就能走进孩子的心中,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,就可以给孩子力量与改变。而这些,与我们的文凭、工作能力大小没有多大关系。如果我们愿意帮助孩子,而还注意自己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与提升,能够更好地给孩子实质性帮助,那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。

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

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就是尊重、接纳、同理共情!说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,是基于这个职业的特点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所需要的。

我们能成为对孩子有养育、有教育的好父母,我们能尽最大可能帮助孩子成长,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,那我们具备了对孩子的尊重、接纳、同理共情!也就成为了孩子专属的心理咨询师。

孩子与父母咨询关系的建立,是在父母已成为孩子心目中好父母,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的基础后才会产生的一种咨询。

因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咨询,没有预约、没有固定的场合、没有固定的事件或内容,没有固定的方式和规范的操作。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参与,随时随地、衣食住行、吃喝拉撒睡等等;孩子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,需要父母及时回馈;对孩子的咨询不是外面咨询的工作层面的角色扮演,而是与孩子心与心、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与链接;外面的咨询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,而对孩子的咨询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,或达成共识、或保留意见,相互信任与尊重,让我们与孩子链接更加紧密,感情更深厚;外面的咨询是有时间限制的,而我们对孩子的咨询是没有期限的;外面的咨询是让来访者得到疗愈,结束咨询,离开咨询师。我们对孩子的咨询是,在我们咨询的过程中,让孩子更加的信任我们,敬重我们,喜欢我们,让我们成为他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,最重要的人,最可依靠的人。不论他们遇到什么,都会愿意与我们敞开心扉,与我们分享快乐,分担痛苦;我们会成为他们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存在。

为人父母,也要不忘初心

“当还在牙牙学语、蹒跚学步的孩子生病时,不能表述自己病情,又哭又闹时,我们是怎么做的?那时,也许我们也会烦躁,也会担心,也会焦虑,但那时,大家一定是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最近最好的医院,去找自认为最好的医生,希望最短的时间,用最好的药给孩子治疗,希望孩子尽快好起来。那时的我们,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、对孩子无尽的包容。那时的我们,真的是孩子最最喜欢的父母。”那时的父母会严格地让孩子执行医生的医嘱,所有孩子不能吃的东西绝对不会给孩子吃,孩子不能触碰的东西也绝对不会给到孩子碰到,当孩子哭闹不休时,还会轻言细语地给孩子解释,为什么不能吃?为什么不能碰?那时的我们,既有着父母的威严,也有父母的慈爱,接纳着孩子的一切,同情着孩子的表现,这不就是孩子最好的父母吗?

孩子会说话了,长大了,会思考了,会自主了,会与我们交流了,我们怎么就不能接纳孩子的一切了呢?怎么就不能同情、理解孩子的表现了呢?对于犯错的孩子,怎么就不能当他是生病了的孩子一样来对待呢?

一段话把家长们拉回到孩子嗷嗷待哺的时段,告诉家长们,什么叫不忘初心。只有当我们想清楚了这些问题,明白了我们对孩子有养育和教育的责任和义务,并且能够从孩子的长足发展去面对处理这些问题时,相信,我们就会成为孩子又敬又爱的好父母,而做好父母是我们对孩子人生负责的最基本的一步。

收藏此页】【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
校园新闻